当前位置首页 > 江西西山小学部 > 教学园地 > 教学研究 > 正文
热门标签领导关怀 张文彬 招生专栏
一年级小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
2018-09-17 19:08:26  来源:江西西山小学  点击阅读数:  编辑:黄静雯
 

一、什么是运算能力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2011)》指出:“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

 

 运算,它不等同于计算,运算能力也并非是一种孤立的数学能力,它建立在有效观察的基础之上,理解关键数学知识,辨识分清运算条件,选择合适的运算方法,经过简单或复杂的运算步骤,结合一定的算律、算理,呈现最终的运算结果。它是算与思及反思的结合,是算与表达的结合,同时也是算与类比的结合。  

 

小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不是单一和孤立的,它需要充分关照与之密切联系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反思能力等。运算,不仅是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方式,成为小学生应该培养的最基本的数学素养。

 
 

二、为什么要对一年级的小学生

进行运算能力的培养

1、一年级的基础性

 

 一年级的孩子像是一张张白纸,等待老师们精心勾勒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一年级是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及学习习惯塑造的绝佳时期,如果在一年级时,老师极其注重对学生某些能力或某些习惯的培养,孩子们将带着这些良好的能力和习惯进入未来的学习,他将受益终身。同时,也由于一年级孩子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基础处于较低水平,能力的培养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

2、运算能力的特殊性

 

数的运算作为数学课程的一条主线,它不仅贯穿于“数与代数”的所有重要知识点,也和“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等内容交融在一起,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接触最多的内容。《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计算,对于其中一些基本的计算,要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并逐步做到计算方法合理、灵活”的教学要求。

 

作为数学学科的三大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之一,运算能力是小学生最基本的数学能力。新课标指出,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助于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帮助学生养成认真、细致、耐心、不畏困难的品质。培养小学生的运算能力,是小学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让学生“正确、迅速、合理、灵活”地进行运算呢?

 
 

三、怎样培养一年级小学生的运算能力

运算能力是与观察、审题、计算、表达、反思、类比等能力相关的一种数学基本能力,因此对一年级的小学生进行运算能力的培养不是简单的培养计算能力,而是一项系统且艰难的工程。

1、认真观察及审题

 

认真观察及审题是运算的基础和前提。一年级上册学习20以内的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知识相对较简单,但孩子们经常数数数错或抄错数字,深究原因,我们发现其实是孩子没有认真观察或审题导致的。以看图列式计算为例,我们让学生将看到的数学信息在图上圈出来或标出来(数数时一个一个点着数,并可以适当的做些标识),再根据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列出算式,将运算过程分解成细小的若干步,放慢运算节奏,避免将运算能力的培养简化为直接计算。又如口算时,比如计算15+3,可以在5和3上打上小圆点表示先计算5+3;计算9+8时可以在8下面写上8的分解,以帮助学生理解“凑十”的过程,准确计算。做标记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审题意识的培养,充分审题后再根据数学信息列出算式,没有清晰的审题就谈不上计算。

 

一年级下册主要学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难度有了一定提升,尤其是应用题,将审题落实到笔上——做一些标记,边标边分析题目的意思有着重要意义。如,体育课上跳绳,小明跳了37下,小红比小明多跳24下,请问小红跳了多少下?解决这一问题,老师可以带着孩子们做标记,不知道小红跳了多少下,就在小红下面打上问号,小明跳了37下,就在小明的下面标上24,所以求小红跳了多少下,也就是求比37多24的数,所以用加法,这就是审题(标记)的整个过程。列式之前经过这样的标记和思考,能很大程度上避免抄错数字或用错方法。

2、注重算理的理解和算法多元

 

关于计算,教材都是以形象直观的方式提出数学问题,教师教学时则可以通过直观的摆一摆、画一画、拨一拨,帮助学生体会加减法的意义,从形象直观中抽象出具体算理,形成对算理的认识和理解,注重算理的渗透,避免将数学“僵硬化”,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边摆边说,边拨边说如何计算,将计算过程用语言外化,保证算法的稳固,同时还可以追求算法的多元化,根据具体情况和个人喜好灵活选择。

 

如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时可以运用摆一摆、画一画、数一数等方法来计算;20以内的不退位减法和进位加法,可以启发学生学会类推、凑十,运用计数器等方式进行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同样与“十”有关,只不过不是凑十,而是破十,这是小学阶段首次较为清晰的感知互逆。教学时摆小棒可以帮助学生非常直观的看清计算过程和计算方法,从而理解算理。学习100以内进位加法时,凑整十法是凑十法的举一反三。在计算100以内加、减法时,竖式计算能帮助孩子比较准确、快速的计算出答案,这时草稿体现出了绝对优势,口算有困难时,也可以让孩子在草稿本上列竖式进行计算,将计算落实到笔上,而不是天马行空的想象,保证计算的准确率。

3、养成检查的好习惯

 

计算时难免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计算错误,因此在课堂中、练习时经常给学生强调检查的重要性是非常必要的。善于发现和表扬爱检查的孩子,给全班孩子树立榜样,不断重复巩固检查这一良好习惯,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检查习惯的培养十分艰难,大多数孩子做完练习之后就无事可干,即使老师一遍遍的强调检查,也有很多孩子会无动于衷。这就需要老师更加智慧的处理,时时关注、及时表扬,用精细化的指导性语言给孩子讲清楚检查要求,检查即从第一题开始挨个重新在草稿本上算一遍,看两遍答案是否一致;然后再对检查行为进行不断的表扬和强化,需要老师付出很大的心血。

 

记得有一次上课,我表扬了几个爱检查的孩子,只听见靠近讲台边上的一个孩子默默地说“我也要检查”,一个孩子检查就会带动几个孩子检查,几个孩子就能带动一片孩子检查;一次检查,两次检查······离检查习惯的养成就越来越近。没有什么事情是不费吹灰之力就完成的,尤其是习惯的培养,一定是日复一日,坚持不懈的浇灌开出的花,良好的检查习惯是提高学生运算能力的有力保障。

4、将算理用简单的话表达出来

 

随着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表达能力越来越重要,大胆、自信、敢于表达是未来社会需要的一项关键品质。教育是为未来培养人,因此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关注到孩子表达能力的培养。数学语言和数学表达被数学教育者们列为孩子们必须掌握的一项数学基本素养,一个能用数学语言清晰表达自己思路的孩子,他的逻辑思维发展一定处于较高水平;同时,自己能将想法准确表达出来并让别人明白,才叫真正掌握,外化的语言能帮助学生梳理思考的思路,发现思考的局限。

 

数学课上,老师们可以让孩子独立的说一说自己是如何运算的。有的孩子会算,但不会说,也就是说他不能把自己的计算方法抽象出来,从形象思维慢慢往抽象思维过渡,发展自身的思维能力。数学表达是更高阶的运算能力,需要老师们舍得花时间和经历来培养。如计算35+27时,笔者会邀请尽可能多的孩子说一说自己是如何计算的,他们会说我先算5+7=12,再算30+20=50,再算50+12=62,所以35+27=62。方法可能多样,但笔者会要求人人把自己的计算过程说出来,当思路不那么清晰或语言不够准确时,再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规范。经过一年的培养,孩子们的数学语言比较丰富、规范,数学表达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结    语

一年级小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绝非易事,需要老师精心陪伴,深切关注,不断反思、调整。以上是笔者在一年级执教过程中努力尝试,持续总结提炼得出来的教育心得,供广大教育同仁们共同商榷。(文章来源于网络)

西山教育集团旗下学校
Copyright©2003-2018 西山教育集团 版权所有 全国咨询热线:<0791-85607688(江西省西山学校)0591-85316863(福建西山学校)
学校地址: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长山乡316国道旁 邮编:331724 赣ICP备081018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