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记者在杭城4所学校针对60位班主任做了一个小调查,问了一个问题:“如果你可以自己选,你愿不愿意当班主任?”结果竟然有44位班主任选择“不愿意”,占到受访者的70%。老师不愿当班主任的最大理由是:班主任所面临的责任太大,带来的精神压力太大。
看到这条新闻,我想起一件往事。我们学校的副教导主任问我的一位同事:“x老师,你还愿意当班主任吗?”x老师说:“我原来干得好好的,为何要撤掉我的班主任职务呢?”他说:“小x啊,工作不要做得太差,但也不要做得太好!这也许就是孔夫子所说的‘中庸之道’吧!做得太好了,不仅同事会嫉妒,领导也会嫉妒的。”
为何一些优秀教师会被排除在班主任候选人之外呢?或者说,为何只有当校领导不知道一个教师会将班主任工作做得非常出色的时候,才会选他当班主任呢?
我分析了三点原因:第一,所谓的“功高盖主”。有很多领导自己不会当班主任,也不懂教育,但是也不能容忍一些教师通过班主任工作来展示能力,因为他们害怕这些教师反衬出领导的“无知”和“无能”。第二,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常常不按领导的“规定动作”出牌。很多学校领导对老师的要求十分死板,总是让老师全天候地守着学生。而优秀教师一般不会这么干。上面故事中的老师就是这样。领导要求班主任必须每天跟着学生出操、开会,但是,这个班主任大多不参加,而只组织好学生自己干好这些。优秀教师不按照校领导的规定动作出牌,这对校领导的管理构成了一种“挑战”。他们不能容忍优秀教师这么干。第三,优秀教师往往工作中会有各种创意。而一般的领导是不喜欢,也不愿意欣赏教师的创意的,他们只希望每个教师都按照他们规定的“套路”或领导的“创意”去循规蹈矩地做事就行了。否则,优秀教师干得再好,他们也认为不是他们的成绩,而是优秀教师自己的成绩。担心反证了他们的“套路”和“创意”的错误和荒唐。
很多教育家都是校长,根源就在于校长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创意去工作,而普通教师的“创意”会受到校长们的严厉打压。所以,普通教师一般是不可能成为教育家的。不仅成不了教育家,连担任班主任都可能受到打击。
最后,不妨再说个小故事。曾经有个乡村中学,一个校长派了一名语文老师去听魏书生的报告。听完报告回校,校长让他对全校教师汇报学习经历和心得。结果,汇报会结束后,这个校长一边走,一边懊恼地说:“要知道是这么回事,我不该让他做汇报!”因为魏书生的多数理念和做法跟这个校长的所作所为是完全对立的。想想看,如果魏书生在他的麾下当教师,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工作吗?可能连续担任班主任吗?显然是不可能的。同样,魏书生的出名也就毫无可能了。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