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则拖着,一直拖到这时候。北方的春天已经来临,光秃秃的枝桠用力挤出新芽,柳树梢头一夜之间染了绿,玉兰大朵大朵在枝头怒放。
我和孩子们在树下指指点点,进行冥想:“孩子们,你们知道吗?怒是一种很大的超然力量,只有春天用得更好,比如花朵在怒放,万物在怒长,庄子逍遥游中的大鹏,马上就要等到它的海运季风,要怒而飞了。”
1
死亡:无法回避的问题
这样春风拂面,万物生长的时节,似乎怎么也和死亡挂不起边来。但我们的祖先就是安排在这样的时节,祭奠、追思先人,很有智慧和深意。只有在这样怒而勃发的季节,置身于这些数也数不清,五颜六色的生发之气中,才能让我们神秘而微妙地连接死亡吧。
因为被孩子追问死亡的话题而感到困扰的妈妈,我要恭喜你。你有一个高感性的孩子。这意味着,Ta有非常高的共情能力,非常高的“感同身受”的能力。
如果你的孩子已经脱离幼儿期,甚至已经进入青春期,还在和你探讨这个问题,更要恭喜你:你赢得了孩子的深刻信任。Ta的心一直是对你敞开的。
死亡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另一面其实就是: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欲知生,先知死。思考死亡是哲学、灵性、一切价值感进入孩子的时机,要好好把握。
有很多种选择的。死亡是自然现象,生老病死无可避免;是生的结束,是吞噬生命的巨大黑洞;是安然的梦乡,是去往另一个世界的通路;是永恒的循环,是世间能量传递的一个环节…...
不管是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妈妈自己要先想明白:我为了什么而活着?妈妈向内在的深层探寻是孩子价值感的基础和源泉。这些东西即便不宣之于口,也会通过妈妈的眼耳鼻舌身意,传达给孩子。
我写写我的经验,也希望,你会有你的答案。
2
小小宝第一次问起: 问得天真,答得自然
这个问题第一次从我们身边的小小肉团的嘴里问出,可能会发生三四岁,也或者再大一点。Ta们刚刚学会对话,不知在哪里听到了“死”这个字眼,于是小短腿颠颠地跑来问妈妈:死是什么?
妈妈心头不免一惊,但孩子很可能只是茫茫然,无所用心地抛出这个问题。“死”字对Ta们而言,和“蚂蚁”“雨”“臭”任何字词一样,并无分别。Ta们一派天真地问,就让我们自然地用孩子能懂的话答吧。
“死啊,死就是一种旅行,离开了我们熟悉的环境。”——如果是大一些的孩子,还可以告知从婴孩长大到成人,再衰老,最后死亡的过程。
“噢。那是去哪里了?”
“去了很远的地方。”
孩子可能因此会对死有忧虑:我不想死,或者不想要爸爸妈妈死。
这时候,我们要用无比笃定有力的态度告诉Ta们:“我们离死还有很远,非常非常远。不用担心。”
“有多远?”
“还记得你上次长途旅行的时候,坐的火车久不久?妈妈上次出差,时间久不久?嗯,比那还要久许多许多,特别特别多,太远了,不用去担心这个事情。”
心心四五岁的时候,我告诉她,死还有很多很多年呢,要很老很老的时候才会死,不用担心。她就这样记住了。然后安安心心地去玩耍。
若想借机给孩子说明清明这个节日,可以是:死去的人们,并不会被忘记。Ta们的经历、故事,会被亲人朋友铭记,就像活在大家的心里。一年四季,由春至冬,就像人的一生。寒冷的冬天,草木凋零,候鸟迁徙,动物冬眠。但是不管怎样寒冷的冬天,一定会过去,春天会战胜它。
你看到树上长出的新叶子了吗?我们选择在春天到来的时候,去祭奠我们的先人。生命就是这样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3
当孩子开始思索,死亡这个东西
当孩子逐渐长大,接触到科学知识,或者文学作品里对死亡的描述,或者经历周围人的死亡,再来问起。那么,这是值得我们好好坐下来谈一谈的话题。
我曾在心心8岁的时候,主动挑起。
“心心,你知道我们都会死吗?”
“我知道啊。”她用力点头说,并立刻安慰我,“妈妈,不要担心,那是很多年以后的事情呢。很老很老的时候,特别老了,才会死呢。”
“但是妈妈,我们可以从现在开始就注意不喝饮料,少吃特别多的肉,多吃水果,多多走路锻炼,那么我们就会老的很慢很慢。还有,也可以让自己穿得干净漂亮,做喜欢的事情,保持开心,那么也会老得很慢。”
注意心心的思路,她关注此刻怎么生活,用这个关注,让死在遥远的后面排队。小人儿还开始开导我。
“妈妈,你知道吗?在死之前,还有很多很多年。我们还要做好多自己喜欢的事情,好好的做。应该想着这个。这是最重要的。”
“啊,你说得很对,我现在就是这样。但是想起人总是会死的,你不害怕吗?”
“妈妈,死并不是结束啊。死了之后,如果我们这一生为大家做了很多事情,很努力,我们就会去天上,我们会在天上相聚,那里特别美好。如果,我们这一生特别懒,犯了很多错,我们就到不了天上,但是我们也会在一个地方,可以改正错误,之后就可以去天上了。”
“现在,有个五岁的小姑娘,特别怕死的话题,她非常害怕,担心自己和亲人死去。哭得很厉害怎么办?”
“妈妈,以前我也很害怕过。小时候,每当我想到死,我就做噩梦。我做过很久噩梦,你不还给我念过经吗?你念了嗡嘛呢叭咪吽给我听了很久很久。”
“对啊,那帮到你了吗?”
“我发现了一个秘密,如果不去想这个死字,我就不会做噩梦,而且如果不去想它,我就会很轻松。告诉小妹妹,很多词就像玩具,我们可以选择玩儿哪一个。感觉不喜欢的可以不和它玩儿。虽然玩具还在那里,可是我们不带它玩儿,它就不会影响我们。我们可以不理‘死’这个词。”
“好主意。”
“还有,现在就是说到死,我也不怕了。所有的事情,怕着怕着,就不怕了。我小时候打针不也是吗?我知道,我们想到死的时候,我们就没死,但是我们要是死了,我们也就不知道害怕了。所以,我现在不害怕了。”
心心说出这些,我特别惊讶。这是哲学家海德格尔的观点:向死而生。死后,没有我们,所以只要我们活着,我们就不会死。所以,活着的我们,永远不会死。死了也不是我们了。
当孩子开始深入思考死亡,并不因为“遥不可及”便无视它时,Ta便踏上了一次意义的探寻之旅。
有很多故事、电影、传说可以帮助孩子在逻辑上理解这个事件。
《狮子王》里狮王木法沙告诉小狮子辛巴:
所有故去的国王,他们的灵魂都会在天上守护你。当你孤单的时候,会指引你回到荣耀国去找回自己位置。我也是。
《一片叶子落下来》里一片叫做弗雷迪的叶子和它的伙伴们经历了四季的变化,逐渐懂得了生命的意义在于经历美好的事物,在于给别人带来快乐;明白了死亡并不是代表一切毁灭,而是另一种形式的新生。
《活了一百万次的猫》里那只轮回了一百万次的猫,在白猫死后流下大滴大滴的眼泪,最后选择和他深爱的白猫一起死去。
还有音乐。钢琴曲《between worlds》仿佛一次宇宙的诞生。一切幽若微小的尘埃般的念在不经意间蔓延于黑暗的空间,如螺旋上升的星系,凝聚着希望,积蓄着力量。每个微弱着上扬的尾音,那柔和却坚定的弦乐衬音,似乎在问:我们来自哪里,去向何方?
还有纪录片。《时间的风景》。
这一切,都把孩子拉向更开阔、更悠远的境地。
至于恐惧,对于孩子来说,所有能够信任,得到安慰的信仰都能缓冲死亡带来的焦虑。不论是观世音菩萨,还是化作星辰的亲人,还是想到世间能量流转永不停歇;还是因为爱永不止息,只是换个地方重新开始;或者就像此刻,一树一树的花开,去年春天凋零的花儿,今年又立上了枝头,这些都能带来巨大的启示,让孩子们知道,一切都在流转,一切有序,而自己也身处其中。
4
死亡教育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使命教育。
写着写着,我们已经进入了最核心的地带:人类,是无论经过怎样欢乐、辉煌的一生,最终还是要死亡的生命。那么我们活着是为了什么?
懂得自己来这个星球的目的,这是从小的时候必须面对的基本问题,在我们这有使用期限的人生中,这是最重大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会使得我们成为人生中主动选择的人,即使在适应和随波逐流中,依然可以保持主动性,保持活力,充满价值感,也不会为种种关系的困扰,而觉得痛苦不堪,无从挣脱。
我们做妈妈的,也理应引导孩子,从小就面对这个选题,反复的、经常的,伴随孩子年龄发展阶段,不断的去讨论这个问题。看看他人的选择,看看历史人物的目的,看看我们可以选择什么样的目的。
我们要跟孩子交谈,谈到人生中都有什么。你经历的此刻,叫做什么。我们要利用这个“苦”与“痛”的经历,怎么样去达到我们的人生的目的,或者怎么样发现我们的人生的目的。也许我们的人生目的,就是,怎么一起努力帮助自己规避这些苦,或者怎么一起努力帮助更多的人规避这些苦。
此刻的顺利,这一刻的舒适和愉快,是全部吗?不断的追求这样的时刻,是你所有行动的动机吗?
还是说,这一刻如同我们在春天的路边看到过的花朵,我们可以蹲下身,闻闻香味,好好欣赏,拍照留念,然后再往前走,即使知道前面可能有荒凉的土地,即使知道前面是高山大河,没有此刻愉悦,可是因为目的再前面,所以不要被此刻的所得困住。
这些作业和任务,能帮到我们什么,它们到底是我们生命中的侵略者,是异物,是敌人,还是我们的友军。这些就像登山时脚下的路,虽然曲折而辛劳,但是却通向自我控制,学会学习的通衢大道,这样的达到,能够帮助我们有力量,去无限接近我们的目的。通往我们作为一个生命,真正的意义。
你是一个特殊的孩子,与众不同的孩子,你注定要为世界带来你的影响力。和你在一起成长的孩子,每一个都会带着不同的影响力,你们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数码宝贝,都有自己的超能力。世界将会变得不同,你看到了吗?我爸爸的年代,世界和我这个年代变得多么不同啊。许多许多人,都在合作,帮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好,许多许多人都在合作,帮助弥补另外一些人犯下的错,帮助这个世界会变得更好。
不断地,用各种表达,跟孩子说上面的这些话。让孩子确信我们每一个人来到人间,都有自己独特的使命,是使得孩子在成长中抵御庸俗、比较、随大流很重要的内力。包括大人也是呢。
从生到死之间,我们会获得一种深刻的自由,一种“自我完成”。那样,到死的时候,我们就不会死去,我们的躯体,将如同秋天的麦田一样被时间收获。可是,我们每个人都已经颗粒饱满,谷穗飘香,我们每个人都从一株麦子,变成了世界的一方持续可耕耘的麦田,麦浪滚滚,锋芒在握。
- End -
(文章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