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西西山小学部 > 动态资讯 > 教育要闻 > 正文
热门标签领导关怀 张文彬 招生专栏
【年度盘点】2015中小学领域十大热点事件
2016-01-01 09:20:15  来源:江西西山小学  点击阅读数:  编辑:吴霞
 2015马上就要与我们告别,回眸这一年我国教育走过的历程,哪些新闻和热词最能触动你的心弦?又有哪些身影和面容让你记忆最为深刻?站在年末,让我们再次与它们相逢,历数年度记忆中难忘的片段……
  【习近平重视家庭教育】
  2015年春节前夕,习近平主席在新春团拜会上对家庭教育作出重要论述,他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
  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家和万事兴、天伦之乐、尊老爱幼、贤妻良母、相夫教子、勤俭持家等,都体现了中国人的这种观念。“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代诗人孟郊的这首《游子吟》,生动表达了中国人深厚的家庭情结。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足球教育进入中小学校园】
    2015年2月,经国务院同意,由教育部牵头成立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领导小组组长、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会上强调,2015年应该是校园足球工作“过渡和成型的一年”,而校园足球的发展将成为深化学校体育改革的突破口,“要用校园足球的发展,带动学校体育的整体改革。”
  自2014年夏天“校园足球”成为中国教育和体育体制改革的“先行军”,多部委相关部门成立了联合调研组,半年来,数项重要政策性文件陆续出台,《中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十年规划(2015-2025年)》亦将于今年正式推出。
  “2015年,我们将在全国范围内遴选首批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小学和初中只要符合每周四节体育课中有一节足球课的标准,就可以据此认定,今年预计支持建设约6000所特色校。”王登峰说,“‘因地制宜’和‘逐步改善’是我们提出来的两个要求,我们正在组织专家编写中小学校园足球教学指南、训练大纲和师资培训教材,今年全国校园足球竞赛体系也将完全建立。”
  8月,教育部等6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表示,“要健全学生参与足球激励机制。把足球学习情况纳入学生档案,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参考。” 根据《意见》规划,2025年我国将支持建设5万所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重点建设200支左右高等学校高水平足球运动队,完成5万名青少年校园足球专兼职教师的一轮培训。
\
  
【留守儿童困境】
  6月,毕节一家4名留守儿童一起喝农药自杀;8月,贵州毕节市某村发生了两名留守儿童死亡的命案。留守,或成悲剧的重要根源。报告显示,全国6100万留守儿童中约15.1%、近1000万孩子一年到头见不到父母。
  亲情缺失,让留守儿童成为“精神孤独的长跑者”,他们承受着来自家庭、学业、生活等多方面的心理压力,忍受着与其年龄极不相符的孤单、无助乃至痛苦,度过难以言表的留守时光。
 
 四大心理问题突出
  由于精神上缺少关心,留守儿童情感上常常处于“饥饿”状态。不少留守儿童表现出明显的孤独、内向、敏感、逆反等状态。
  ——长期留守带来内心孤独。
  记者在广西西部大石山区采访发现,一些留守儿童比较内向,见到记者后远远地站在墙边盯着看,不愿意交流。“他们有的也不怎么和老师说话,即使老师主动关心询问,他们也不愿意把心里话讲出来。”在广西田阳县乡村小学任教的谭老师说,有的孩子会有“爸妈不要自己”或“爸妈不喜欢自己”的想法,有的孩子虽然会和父母电话联络,但是聊天时也不愿向父母袒露自己遭遇的不开心事。
  ——家庭压力带来心理负担。
  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一项对全国7200名中小学生进行的调查显示,82.7%的留守儿童经常或有时做家务,50.8%的留守儿童自己洗衣做饭,30%留守儿童在家需要照顾弟妹,13.1%照顾长辈。农村留守儿童干家务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这里面既有迫于生活的无奈,也有过早体会到大人的艰辛而主动分担家庭责任。“其中,女孩一般比同龄男孩成熟,更懂得家人的艰辛,内心也更为敏感和脆弱。”
   ——意外伤害、校园暴力、性侵等带来心理创伤。
  来自全球儿童安全组织(中国)的研究显示,中国平均每年有近5万名0~14岁儿童因意外伤害死亡,留守儿童是其中主要受害群体。此外,校园暴力以及性侵等问题也会给留守孩子带来巨大心理创伤。“前段时间就发生一起孩子担心被打而不愿返校的情况。”都安瑶族自治县一所乡镇中学的一名老师说。
   ——缺乏亲情沟通和有效引导出现逆反心理。
  专家认为,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家庭教育缺失、亲情沟通较少的成长环境中,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非留守儿童,有的会出现逆反心理,甚至产生攻击、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加之受手机、网络游戏等不健康内容影响,一些留守儿童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新版《中小学生守则》发布】
  2015年8月,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新版《守则》共9条,282字,涵盖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
  新版《守则》保留了2004年守则中仍具时代价值、体现中华传统美德、应长期坚持的内容,如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诚实守信、珍爱生命等。此外,补充了一些更具操作性、学生可以做到的具体行为规范内容,如主动分担家务、自觉礼让排队、不比吃喝穿戴等。还增加了新时期学生成长发展中学校、社会和家庭高度关注的内容,如养成阅读习惯、文明绿色上网、低碳环保生活等。
  新版中小学生守则:
  1、爱党爱国爱人民。了解党史国情,珍视国家荣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
  2、好学多问肯钻研。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表见解,乐于科学探索,养成阅读习惯。
  3、勤劳笃行乐奉献。自己事自己做,主动分担家务,参与劳动实践,热心志愿服务。
  4、明礼守法讲美德。遵守国法校纪,自觉礼让排队,保持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财物。
  5、孝亲尊师善待人。孝父母敬师长,爱集体助同学,虚心接受批评,学会合作共处。
  6、诚实守信有担当。保持言行一致,不说谎不作弊,借东西及时还,做到知错就改。
  7、自强自律健身心。坚持锻炼身体,乐观开朗向上,不吸烟不喝酒,文明绿色上网。
  8、珍爱生命保安全。红灯停绿灯行,防溺水不玩火,会自护懂求救,坚决远离毒品。
  9、勤俭节约护家园。不比吃喝穿戴,爱惜花草树木,节粮节水节电,低碳环保生活。
  【BBC纪录片——中国式教育】
  8月,国广播公司(BBC)的三集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 Chinese School)在英国热播, 记录片中,5名中国老师赴英国“支教”一个月,用传统的中式教学给50位英国中学生上课。在前两集中,中国老师面对英国学生,遭遇各种“水土不服”,男孩在课堂上拿茶壶烧水抗议上课时间太长;中国老师传授儒家思想遭学生质疑;校方介入支援中国老师管理课堂纪律;考期临近中国老师召集学生父母开起“家长会”。
  纪录片中展现的富有中国特色的桥段,例如:做早操、做眼保健操、选班干、上晚自习等,更是戳中了众多中国观众的集体回忆。这部纪录片的吸粉利器,除了中英教育的冲突,还有一个悬念——50名英国博航特中学的学生接受一个月中式教学后,将与学校其他班的同学,同时参加数学、科学、英语、中文的测试,究竟谁能胜出?
  8月21日,悬念揭晓,英国博航特中学校长在摄像机镜头前公布结果:数学,中国班平均分67.74,其他班平均分54.84;汉语,中国班平均分46.88,其他班平均分36.46;科学,中国班平均分58.33,其他班平均分50。中国班完胜!在前两期节目中,坚信自己学生能战胜中国班的英国数学老师,难过地捂住了脸,校长表情也有点尴尬。
  在英国,近年来,中国教育特别是中国学生在数学、科学方面的优异成绩,引起英国教育部门的关注。英国教育部最近还邀请了上海数学老师赴英交流,也引发了媒体热议。针对是否要向“中式教育”学习,英国社会也存在支持和抵制两种声音。
  对于中英教育差异巨大的问题,参与纪录片的老师杨军早有体会。她说,英国教育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按照英国的教学标准,学生需要通过讨论、调查、加入团队的方式参 与教学。中国教育是以“老师为中心”,引导的方面过重。这样的教学使学生的发明创造力、批判性思维相对较弱,学生也缺乏挑战心理。因此中国小孩很“乖”, 容易“死读书,读死书”。
  但杨军认为,英国教育对分数的重视程度并不亚于中国。“每次考试后,我们都被要求对学生的成绩进行对比分析,凡是成绩下降的学生必须给予补习,并且要在工作日志上详细列出解决方案。”
  杨军并不讳言中国教育仍有很多亟待改进之处,“但英国也有很多要向中国学习的地方,这也是英国教育大臣要我加入改革小组的原因,我对我们国家的教育有信心,我是中国教育出来的大学生,中国教育没有让我失败。所以,我赞中国教育!”
  
 【校园暴力事件频发】
  聚众殴打、怒扇耳光、拳砸脚踹、强迫拍摄裸照……近来发生的这些暴力相向的一幕幕令人触目惊心,更令人揪心的是,施暴者与被害者往往都是在校学生。社会该如何对校园暴力说不?仅2015年上半年媒体公开报道的校园暴力事件多达40余起。校园暴力案件中,因排队、碰撞、口角、玩笑,甚至一个眼神等偶发、微小事件引起的约占58.1%。
  校园戾气为何如此之重?
  “造成校园暴力事件频发的原因是因为青春期的孩子比较冲动,加上家长的宠爱等原因,极易染上心胸狭隘、自私、任性等毛病;同时,视听环境和社会氛围的变化,也影响着孩子们的身心发育。”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侯伟说,在学校学习和日常生活中,一有冲突,就会把这种不良的心理带出来,酿成校园暴力。
  孩子的模仿能力极强,如果家庭当中充满暴力、冷漠,孩子们很容易具有攻击性,更有一部分家长忙于工作生计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管教孩子,这些孩子沉迷网络游戏,各种青春叛逆题材电影,电视或网络游戏中兄弟姐妹们结成同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种举动,既可能成就共同进步、缔结深厚友谊,也可以埋下拉帮结派、血腥暴力的伏笔。
  女生为何频成施暴者
  为什么昨天还需要呵护的小花今天却长成了“霸王花”?为什么现在“霸王花”频现媒体?面对“霸王花”,成年人该做些什么?著名青少年教育专家孙云晓说。进入青春期的女孩子,自信心下降,自卑感增加。由于性的发育,她们出现了很多不适应,她们的内心经常有这样的疑问“我漂亮吗?”“别人喜欢我吗?”“为什么有的女孩子减肥容易疯狂,这与她们这一阶段对自己极为不自信有关。” 女孩在这个阶段会认为,跟男孩比,自己没有多少能力,对生活也没有多少期望,对自己不满意的女孩高达70%以上。
  在那起轰动了美国,同时也震惊了中国的“中国留学生酷刑绑架案”中,起因也跟感情有关。离开父母家人、离开熟悉的文化,巨大的孤独感挥之不去,这些孩子更加彼此依赖。青春期就像一双翻云覆雨的手,本来内心极端渴望感情的温暖,但一个挫折就把自己变成了无情与狠毒的人。
  教育孩子切忌使用暴力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的作用是其他教育方式无法比拟也无法替代的。孩子在道德品质形成期间,缺乏判断力,观点不稳定,他们唯一可信赖的人就是父母。因此,家长平时就应该用自身的行动去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完善他们的性格,做好榜样,教育孩子切忌使用暴力。“预防校园暴力事件,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岳阳市五里中学多年从事研究学生教育的李承瑞老师表示,学校与家庭应高度重视孩子之间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及时发现,及时引导孩子采取合理合法的途径,避免矛盾激化导致过激行为。还要特别关心学生的课业和心理负担,防止因此引发暴力事件。
  【雾霾红色预警 学校停课】
  2015年最后的几个月,我国多地持续遭遇重雾霾,学校停课时有发生。
  11月11日,哈尔滨发生重度霾,哈尔滨市教育局紧急通知,要求学校根据区域内天气自行决定是否停课,若学生已到校,要停止一切户外教育教学活动。
  12月8日,根据《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期间,建议中小学幼儿园停课。市教委启动预案,要求各区教委按照《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及本区分预案,严格执行红色预警应急响应措施,12月8日至10日12时,中小学、幼儿园、少年宫及校外教育机构停课。
  12月22日,北京再遇重度雾霾,中小学再次启动“停课不停学”应急措施。
  有媒体曾在网络上发起调查,结果显示,有近7成家长不赞成雾霾天气孩子停课在家,主要原因是“孩子在家没人带”。调查中也有家长表示,“停止户外活动就够了”。
  “停课了孩子谁来照顾?”“临时请假,领导根本不批”“复课以后教学任务更重了”……
  一边是家长对“停课不停工”种种抱怨,一边是教师因为“停课不停学”负担加重——在重度雾霾频频袭来的北京,停课引发的各种“纠结”正在成为教育乃至整个社会面临的新难题。
                         (转载于《新浪教育》)


相关推荐阅读
西山教育集团旗下学校
Copyright©2003-2018 西山教育集团 版权所有 全国咨询热线:<0791-85607688(江西省西山学校)0591-85316863(福建西山学校)
学校地址: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长山乡316国道旁 邮编:331724 赣ICP备081018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