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时评:谁让留守少年心里生长了杂草?
2015-10-27 07:46:29 来源:
江西西山小学 点击阅读数:
次 编辑:吴霞
【摘要】又是一起留守少年案件!不同的是,这次受害的对象不是留守少年自身,而是与他们密切相关的老师,以往的受害者变成了施害方。那么,人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些本该天真、纯净、善良的孩子变得如此麻木、冷血和残忍,是谁让留守少年心里生长了杂草?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3名在校生,入室抢劫当地小学宿舍,持木棒殴打一名女教师,并拖至卫生间用布条堵住其嘴巴,最终致这名教师死亡。据悉,这3名学生均未满14岁,均为留守少年,其中1人的父母因诈骗尚在监狱服刑。(10月21日 澎湃新闻网》)
指认现场
又是一起留守少年案件!不同的是,这次受害的对象不是留守少年自身,而是与他们密切相关的老师,以往的受害者变成了施害方。那么,人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些本该天真、纯净、善良的孩子变得如此麻木、冷血和残忍,是谁让留守少年心里生长了杂草?
考查这些少年的背景,他们无一例外都是留守少年。且不说这些少年的变形是否都与“留守”有关,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家庭教育的缺失,亲情和关怀的失位,是让这些少年内心生长杂草的直接原因。因为,土地再肥沃、种子再优良,成长过程中如果缺少阳光的普照,没有雨水的润泽,这些种子最终也只会干瘪、枯死。
美国犯罪社会学家特拉维斯?赫希指出,如果未成年人与社会建立起强而有力的社会联系,他们不会轻易犯罪;反之,如果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很薄弱,即使有很弱的犯罪动机,也会发生犯罪行为。而和儿童少年最直接的社会联系人无疑是他们的父母、兄弟姐妹。而留守儿童和父母分开的现实恰恰打断了这一联系,这也是为什么留守少年家庭更容易出事故的直接原因。
但问题就在于,天下有哪一个父母不愿意让自己孩子跟在身边的呢?孩子不能长期陪在父母身边,固然有生存压力、孩子父母不得已而为之的因素存在,但更重要的恐怕还是我们的制度上的一些藩篱,比如,长期以来户籍城乡二元制使得留守儿童的父母即便有心,多半也会在张望一些制度的高墙后,望“墙”兴叹。可见,生生切断孩子与父母之间联系通道的一些制度,才是造成留守儿童事件频发的更深层次的因素。
当然,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联系链断裂也非没有弥补的机会,此时,学校教育的功能凸显出来。前不久,广东警方捣毁一恶势力犯罪团伙,12名团伙成员中,年龄最大的才28岁,其余成员均为“90”后,最小的只有15岁,而团伙头目易某也只有16岁。他们当中,多数都是初中辍学的学生,法律意识差。警方称,这体现了目前法制教育的缺失和不到位。
而有资格担当起法制教育重任的,学校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角色。但在不少学校、尤其在那些留守儿童集中地的边远地区和农村乡镇校,有多少能把法制教育课提上日程的?在这些学校里,“不唯分数”就很不错了,而一旦有不想读书、自控能力差的学生,加之父母不在身边,在外界的诱惑下,很容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杂草从来不会无缘无故地生长,也不会一夜之间才冒出来。今日的留守儿童事件频发,恰是我们长期以来忽视留守儿童问题或对其重视不够才结下的恶果。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需要家庭、社会和学校联合发力。不然,今日能发生伤害老师的案件,明日就有可能伤害社会的案件再次发生。
Copyright©2003-2018 西山教育集团 版权所有 全国咨询热线:<0791-85607688(江西省西山学校)0591-85316863(福建西山学校)
学校地址: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长山乡316国道旁 邮编:331724 赣ICP备08101809号-1